【集萃网观察】【摘要】我们服装印花企业一直处于“拿来主义”的坐收渔利的状况下,完全失去了自主创新能力,在外贸出口兴旺下发迹起来的服装印花企业,也失去开发国内市场的途径……它们建筑在外贸出口的服装上,对国内市场了解甚少。它们仅仅是“印花”的一个环节,上无织物面料供应来源,后没有销售渠道,中间还缺少缝制加工的能力……
(接上期)
3、服装企业与服装印花企业在科技方面差距悬殊。我们了解到服装和印花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与专业,他们在技术方面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专业技难以及管理、物化测试等,若不加强交流沟通,将很难使服装印花产品得到全面的提升。例如:标准的执行。测试机构及项目数据的要求要有一个共同的认同与提高。因为服装业的信息收集与传递,专业媒体方面还都有良好的效应,尤其在专业人才的培养、全国各地高、中等服装院校就有40余所。回首观察一下服装印花企业在这些方面差距就太大了。而它们两者兴起到发展至今的历程时间相差无几,何以反差如此之大?
4、我们服装工艺技术和印花工艺技术去理解,前者以物理性为主,而后者有化学、物理、艺术、色彩及光学等多种因素组成,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些,而我们的服装印花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基础存在先天不足,在培训方面缺乏系统性,加之对服装印花产品各方面环节理解不够,关系池不紧密。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自己又没有突破现状的勇气,因为它既没有创新设计的花型图案,又没有原材料供应来源和终端产品的销售渠道,有些孤军奋斗之感。因此,我们必须从产品整体的各个环节去学习与理解,并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在印花工序上,要学习系统的织物、印染等基础知识,并不断的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信息动态,这是我们服装印花企业和从业人员向前开拓的途径。
四、简析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
从纺织面料制成印花服装的成品到市场销售之间要经过众多的大小环节,主要的有,纺织面料的纺织企业→印染(包括后整理)→服装缝制企业→批发零售进入市场。在每一个环节中有它们各自的专业环节,所以我们创造优质印花服装不是易事,必须环环扣紧才能实现。下面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几点分析。
1、印花服装均由纺织面料合成,简单的说,纺织面料决定了印花与服装加工过程中的专业环节,例如,织物面料的纤维性能和它们的不同成分比例,因为这对印花加工工艺有很大区别。而织物的组织规格等对服装缝制大有讲究。我们在实践中往往出现一些适合服装缝制的面料不适合印花加工,而某些适合印花的织物不宜做服装。即使两者勉强凑合在一起缝制的服装在市场上也有影响,如价格、销量。由此可见,服装印花的面料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目前这三个(面料、印花、服装)环节都是不同的专业,它们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能反映出服装印花业的状况。
2、目前服装印花一般以棉化纤和混纺等织物居多,在织造方法上可分为梭织和针织两大类。这里侧重对针织面料的印花与服装三者的关系,因为它的印花加工分布在丝网印刷行业及一些新型的印花企业,从属于印染行业的不多。由于我国针织业发展的原展,钍织企业承担了织和缝的内衣、童衣的生产,至于印花均处于从属位置,印花力量薄弱,在大幅度针织物服装出的增长下,把印花加工分散出去。它们由针织企业或外贸企业安排作业,一切听从安排者的种种要求,是一种单纯的加工企业(近年某些工区搞服装生产群的集团公司例外)。按理说,它们环节少,相处融洽,然而现状如何呢?我们服装印花企业一直处于“拿来主义”的坐收渔利的状况下,完全失去了自主创新能力,在外贸出口兴旺下发迹起来的服装印花企业,也失去开发国内市场的途径。此情此景,应予深思。如何开拓前进,必须抓住关键环节,想方设法打通自主创新的各种关系。
3、任何工业产品从原料经生产到销售是一条紧密的直线,服装印花产品也不例外,但是们有相当一部分服装印花企业这条直线并不存在。即使有些关系,也不会紧密。因为它们建筑在外贸出口的服装上,对国内市场了解甚少。它们仅仅是“印花”的一个环节,上无织物面料供应来源,后没有销售渠道,中间还缺少缝制加工的能力。仅仅依靠“印花”恐怕难以发展,虽然在国内一些大型活动中,印些纪念性装饰物以及某些商品的宣传广告衫等,这些不足以说明“印花”的内涵。而且它们都很粗糙,单调。所以我们如何打开国内的市场环节,是当务之争。
4、印花自身的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凡是经过印花的终端产品(服装是其中之一),要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而服装还有一个舒适性。因此,首先从花型图案的艺术性与色彩的搭配,在原材料选用坚固度、采用染料及化工助剂时,必须注意环保注意对人体无害,作为一个印花企业或从业人员都要权衡和考虑。而我们面临的是花型图案由外商提供,有的织物还是来料,尤以染化料方面几乎全是涂料工艺。尽管供应商提供名目繁多的印浆,也离不开涂料的范畴。今天我们对这些喜忧参半。在高科技发展的洪流中,虽然CAD设计和四分色网点网花以及数码印花等都在兴起,但进展并不理想,至于先进的自动设备的推广,优质涂料印花浆的研究环节应抓紧采取措施,关键是实践。
5、标准与检测方面,我国对各类纺织面料、印花织物、服装都有国家标准和地区性企业标准,今天我们的大型印染和服装企业配备了检测试验机构,但大多数中小型印花企业就很难说了,它们或许还不清楚有哪些标准。我们认为企业对生产用的原材料、染化料、专用面料都应有标准,应用检测记录,否则后患无穷。有人认为出口产品国外有“绿色壁垒”,应该严格一些,而对国内销售可以放松些,在儿童节前夕据媒体报道,某市外商超市中的童装被析出有违禁化学残留物而被逐出商场,我们要引以为戒。
五、发展服装印花产品的几点设想
印花服装的生产包括纺织面料、印(花)染加工、服装(款式)缝制等环节,如果加上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销售,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我们要发展印花服装时,应该从各个环节去努力,仅从某一个环节去搞发展是不够的。以下提出几点设想与业界同仁共同控讨。
1、首先筹建联合研究开发创新的设计架构,由纺织面料、印染、服装业的设计人员和技术销售人员不定期的参加研究讨论出谋画策。在国内外市场变化的信息共享下,研究它的发展趋势,做出创新设计的方案,明确各自环节的目标,按时汇总创新成果,在市场中考验,依此反复接力运转,形成发展的源泉。逐步改变服装侧重款式设计而轻略印花设计的现状。因为这个架构范围广,内容丰富,任务重,这里仅略提创新设计的建设。
纺织面料的创新设计应从纤维成份比例、纱支、织造规格等方面提出要求。主要是面料适用特性与范围,可以提出后序的要求。印(花)染环节主要是花型图案的设计和色调的配合。可以从纺织面料创新设计、品种选择等着眼,主体是适应不同阶层的人群,并考虑一些特种整理的应用,并密切与服装环节联系。最终是服装环节的款式设计,按不同地区、档次进行生产。不过服装款式也可放在首位,把纺织面料、印染环节作为服装款式设计的基础去参考,因为它们还可制作其它装饰品。
2、上述架构过于庞大,不过我认为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服装业为纺织工业龙口,发展大纺织一条龙的构想,今天不妨还是由纺织工业协会牵头组织起来,各地条件好可以筹建地区的、甚至那些力量雄厚的集团公司自身可以建立这个试生产的研发创新设计机构,为企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今天我国的印花企业处于弱势,跟不上市场变化,影响了服装印花的开发,笔者试图借此联合研究开发创新设计的机遇,促进印花技术向高新目标努力,别无他求。因为我国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单枪匹马”的创新容易被其他企业仿造,收益期十分短,往往把创新费用赔进去。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浙江绍兴一些企业有一种“不创新慢慢死,一创新就快速死”的心理存在,这恐怕不仅是浙江一地吧。
3、服装印花产品中印花的艺术设计是主体,所以首先抓住花型图案的艺术设计的“牛耳”,只是现实情况下,难度不小。因为它不仅仅是美术人员专业所能实施的。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还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学和市场信息等与产品有联系的知识与环节,必须下力量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创新设计,虽然有报道呼吁创新设计的重要性,但行动并不明显。今天我们的服装印花企业注重的是设备机器和涂料色浆的品种,藉此开发新产品。我们认为机器、色浆固然重要,但没有新颖的具有一定水平的艺术设计,恐怕前景未必乐观。
4、各类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我们认为人才应该有组织生产、经营能力和熟练技术操作以及了解一些社会人文知识,练就这样一批人才是发展服装印花的最基本要素,这些人才应该从高、中专院校的学员中来。培训则是指某些单位或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或学习班。近年来,服装业体系在培养方面较为活跃,尤以服装款式设计者优先,并推动各类人才的培训。而印花企业方面就不尽人意了。人们也能感触到,在片衣等服装印花领域内只有零星的培训,而且没有正统的培训教材和大纲,往往由举办培训的单位东拉西扯或干脆用某些专用器材的说明作为培训的内容。这样的状况怎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呢?因此,建议能不能各环节之间交流培养或培训,不妨在服装方面试探(即服装的款式设计、花型图案的艺术设计以及印花的技术工艺设计)。
不过受培养或培训的人员也要具有一定的信念,通俗的说法是摆正几种关系。首先是“事业”与“利益”的关系,当然我们学技能是为了取得利益,这无可厚非。那么是为了“利益”去做“事业”,还是为了“事业”去争取“利益”,两种不一样的信念实践起来可能得出明显不同的两种结果,今天的现实需要学点什么?希望认真选择,对服装印花企业及其相关单位在培训方面必须向前,改革以往的培训内容,以现实的科技逐步取得成效,专业报刊则应以市场信息、企业动态和新技术的应用为导向,成为培养人才的好助手。
5、中小型服装印花企业,应从纯加工型逐步转向自主经销型企业,开展本企业的创新设计和市场竞争能力。
六、结束语
服装印花的艺术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风貌,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应发扬创新,以适应时代前进的潮流。只要我们每个环节树立以诚为本,行动以信的品德,坚持一个共同的大目标——把自主创新的服装印花艺术向国内外市场,同时促进、提高服装的内涵和品质,提高品位,扩大销量,增加附加值——我们就能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作者:陈德才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最新技术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