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印花网
您的位置:集萃印花网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篮印花布工艺大师吴元新:靛蓝人间 衣被天下
集萃印花网  2008-11-21

【集萃网观察】“在我的家乡南通,过去家家纺纱、户户织布,我从小穿着蓝印花布肚兜,盖着蓝印花布被,在母亲‘吱吱呀呀’的织布声中长大……”

  15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染织展厅里,47岁的吴元新一边手握刮刀,为一块新创作的刻板上浆,一边娓娓道来。

  蓝印花布,宋元时称“药斑布”,明清时称“浇花布”。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

一块小小的蓝印花布,不仅使吴元新成为传统印染行业中唯一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还在最近成为国家公布的22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他的作品连续三届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设计的蓝印花布系列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如今,吴元新还走上了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堂。来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期间,他受邀前往中央美院为大学生们开设选修课,讲述蓝印花布历史,传授印染技艺。课后,有韩国留学生要求拜师学艺,因为他觉得“这种技艺太有意思了”。作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吴元新已经在蓝印花布的世界里沉迷了大半辈子。17岁时,吴元新没有像同龄人一样热衷于去电机厂、半导体厂,而选择了进民间织厂工作,正式开始从事蓝印花布印染刻板工作。“我记得我是我们厂里唯一一个年轻学徒,跟师傅学蓝印花布整套的工序。我边学习边到农村去收集民间蓝印花布纹样,后来慢慢自己设计研究,越来越痴迷。”30多年来,在缺乏资金、很多人不理解的境况下,吴元新坚持从事手工蓝印花布的收集、整理、研究、设计工作,推陈出新,使这门古老的手工艺不仅存活下来,还焕发出了活力。

 他收集了5000余件民间蓝印花布珍品,设计了近千件蓝印花布纹样和饰品,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尤其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他还自筹资金创办了一个民间蓝印花布博物馆。

  这个坐落在南通的护城河“濠河”边的博物馆前厅后厂,不仅陈列了1000多种蓝印花布制品、图片,还生产自己品牌的蓝印花布产品,许多人慕名而来……如今,年已“十岁”的博物馆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

  尽管吴元新一直在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发展努力,但手工蓝印花布不断缩小的生存空间让他深感忧虑。在吴元新的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在他的家乡还有数百人在做手工蓝印花布,但现在掌握这种技艺的只剩下20多人。而充斥市场的用电脑刻板、机器染色的蓝印花布更是使传统手工蓝印花布的生存举步维艰。“手工印染的蓝印花布,融入了手工艺人的喜怒哀乐,而机器永远是没有感情的。”看到自己创作的蓝印花布图案被大量“盗版”,而市场上大量廉价出售着流水线上生产的蓝印花布产品,吴元新感到无奈。

  “还有很多流传在民间几百年的古老蓝印花布花样,正在消失,再不抢救就没有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包括蓝印花布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让原本心情“多云”的吴元新逐渐“转晴”:“这让我们心里有底,也有干劲。”更让吴元新欣慰的是,在蓝印花布世界里出生长大的女儿吴灵姝和自己一样热爱蓝印花布。目前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吴灵姝,这次和父亲一起来参加展览,19岁的她是全场年纪最小的“传承人”。她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蓝印花布技艺中刻、印、染以及绞缬、夹缬等传统技法,并立志将来传承父业。

  “搞民间工艺真的很难很难,外面的诱惑那么多,要耐住清贫、寂寞,真的不易。”看着女儿手握刮刀专注的神情,吴元新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赞赏和坚定……

来源:福客网

更多
  
  下一篇:
集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集萃印花网”上传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频视屏等稿件,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印花网”的所有信息。若要转载,务必取得本网站的许可(客户服务),并要注明来源。如若违反上诉声明,本网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来源。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要转载此类文章的媒体、网站及个人,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若有擅自篡改来源,均与本网站无关,其转载者自负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也必将依法追究责任。
精彩图集

最新资讯

流行趋势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