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大豆蛋白纤维是由我国纺织科技工作者自主开发,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获得的唯一完全知识产权的纤维发明。生产过程对环境、空气、人体、土壤、水质等无污染,纤维本身主要由大豆蛋白质组成,纤维本身易生物降解。它主要原料为来自于自然界的大豆粕,原料丰富且具有可再生性,不会对资源造成掠夺性开发。我国大豆蛋白纤维在2003年左右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如今已经数年过去了,大豆蛋白纤维市场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
质量技术尚不成熟,生产环节困难重重
人类在1937年就已经正式宣布发明了尼龙这种合成纤维。但是,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尼龙的生产、制造工艺仍然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催生下进行着不断改进、完善。同样,对于诞生刚刚几年的大豆蛋白纤维来说,它的生产、加工技术都还处于一个循序渐进的完善过程之中。就目前看来,大豆蛋白纤维不论是在生产还是在后期加工方面都还存在在诸多瑕疵。
由于是一种新开发出来的纤维品种,所以从诞生那天起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都一直处于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产品刚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它对市场是陌生的,市场对它更是知之甚少。于是,为了尽快融入主流市场打开销路,此时的大豆蛋白纤维价格相对低廉且比较稳定。
然而,随着大豆纤维由于自身的优良特性很快被市场认可之后。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大豆纤维的价格从原来的3万多一吨陡然提升到7万左右一吨。成倍数的价格翻番,着实让下游市场吃了一惊。
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大豆蛋白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500家纺织服装企业参与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研究、生产。参与的企业多了,大豆蛋白纤维的价格也迅速跌到了原来的3万多一吨。如同过山车似的价格起伏,对这个新生的纤维产品的推广和普及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陆续进入大豆蛋白纤维生产领域的企业很快就遇到了技术上的难题。大豆蛋白纤维纤维表面光滑,纤维间抱合力差;质量比电阻较高,静电现象比较严重,易缠附机件。另外,大豆蛋白纤维强力虽大,但存在较大的强力不均,这样在纤维纺纱过程中会给纺纱带来一定的难度。纤维的卷曲率低,卷曲恢复率低,使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拉直后不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使纤维的抱合力变小,降低了纤维的可纺性。这就直接造成了纺纱难度的增加。
并且,大豆蛋白纤维对生产过程中温度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近乎于苛刻。温度过高纤维容易损坏,而温度不够又无法达到生产的要求。
同时,大豆蛋白纤维在下游的印染行业也遇到了技术上的瓶颈。大豆蛋白纤维自身呈米黄色,目前存在的漂白方法,甚至已经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漂白工艺,无论是还原漂白还是氧化漂白或者是还漂与氧漂的结合,都无法消除纤维固有的米黄色。因而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染整加工产生影响,限制了大豆蛋白纤维产品品种的多样性。
也是因为大豆蛋白纤维本身所固有的米黄色所限制,而导致浅色产品色泽暗淡,又由于纤维自身染座较少的缺点,因而不易染出深浓的颜色,有的染料染色上染百分率虽然较高,但牢度不太理想或匀染性较差。
更为严重的是,大豆蛋白纤维抗折皱性能、湿回弹性能、耐热性能较差。大豆蛋白纤维遇热收缩率较大,当温度较高时颜色泛黄,并且强力有所下降,从而增加了织物在染整加工中的难度,并对服装生产及服用过程中织物的手感和外观形态有影响。
诚然,我们并不怀疑上述问题会在相关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下被逐一解决。但目前这些都是大豆蛋白纤维行业遇到的客观问题。这些技术上的瓶颈、障碍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妨碍了大豆蛋白纤维行业整体的发展和推广。技术改革和工艺创新,已经是目前大豆纤维行业迫在眉睫的事情。
产品特性神乎其神,虚假宣传铺天盖地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大豆蛋白纤维面料大多被加工成T恤、内衣、沙滩装、休闲服、运动服、时尚女装、衬衣、西装、床上用品等。由于,大豆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外观华贵,既具有羊绒般柔软手感、蚕丝般柔和光泽,又符合服装免烫、洗可穿的潮流。所以,在纺织服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但是,大豆蛋白纤维由于本身特性所决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硬伤。大豆蛋白纤维面料容易起球和耐磨损性能偏低都是目前在技术上无法逾越的障碍。并且在后期洗涤、晾晒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这就给消费者实际穿着、使用带来了麻烦。也就是说,大豆蛋白纤维的衣服容易穿破,需要经常购买。洗涤时需要用专门的洗涤剂,并且只能在通风处阴干,不能直接暴晒。这些繁琐的事情在现在这个快餐经济的模式下自然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也实际影响了大豆蛋白纤维产品的销售。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们的大豆蛋白纤维产品销售商显然对此话的含义理解颇深。遗憾的是,他们走的却不是一条阳光大道而是走入了一个畸形的歪门邪道。
$$分页$$
实际上,对于大豆蛋白纤维的关注源于偶然看到的一份该产品的宣传材料。这是一个大豆蛋白纤维面料内衣的广告传单,在上面赫然印着“防治皮肤癌”的噱头。众所周知,目前医学界对癌症尚无能为力,区区一个大豆蛋白纤维竟然信誓旦旦、大言不惭,着实让人感到可笑。这明显是产品销售商在用自己的愚昧检验广大消费者的智商。于是,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对大豆蛋白纤维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做了一次深入的了解。
由于传统纺织服装市场竞争太过激烈,新生的大豆蛋白纤维难以立足。于是,很快便转型主打产品的保健、防护功能。
在这其中,大豆蛋白纤维产品经销商宣传最多、最想要表明的就是该产品优良的抗紫外线功能。经销商从科普的角度分析了长、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甚至还提到了地球的臭氧层空洞。然后告诉消费者,紫外线对人体长期照射,轻者使皮肤晒黑,增加雀斑、蝴蝶斑;重者使皮肤产生皱纹,菱形头颈皮肤,容易患上皮肤癌。而大豆蛋白纤维面料能够吸收99.8%的紫外线。
同时,在广告中销售商还宣称大豆蛋白纤维能通过吸收人体发射的热量或吸收外界的能量而对人体释放出一定波长的远红外线,具有保暖和保健的功效。
做出上述结论的是一个叫“国家远红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过调查发现,这个中心做出过很多类似产品的检测结论,但大多都是摇摆机、磁疗仪之类的保健用品。并且,它的结论显示从家俱、地板到膏药、各种稀奇古怪的保健仪器无所不能产生远红外线等。
不过,寻遍大江南北找尽各大机关目前尚不知道这个中心隶属于哪个部门,是否有检测资格。算来也是和臭名昭著的“全国牙防组”一样,扯虎皮当大旗的角色。目前,我国质监系统内只有成立于1987年的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而它的检测范围却是红外光电子产品、电热产品与激光产品三大类。业内人士都知道,对于纺织纤维产品的检验理所应当由国家纤维检验局下属机构检测。所以,大豆蛋白纤维抗紫外线、发射远红外线的结论是不科学、不可信的。
另外,关于大豆蛋白纤维还能产生负氧离子、抗菌杀毒等功效也都扑朔迷离,难以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定。不过,凭借这类空穴来风的炒作,大豆蛋白纤维产品终于在纺织服装行业分到了一杯残羹。但是,其市场却占有量少得可怜。不难想象,如果不在自身工艺和技术上下苦功专研,仅仅依靠似似而非的炒作,大豆蛋白纤维就好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倾倒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提高质量、苦练内功,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
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不仅将通常用做饲料和食品添加料的豆粕,变为高附加价值的纺织用高性能纤维,而且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同时,大豆纤维面料还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天然植物蛋白纤维,非常符合目前普遍要求的低碳、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内普遍看好大豆蛋白纤维的后续发展。这一点从目前国内多家大型品牌企业纷纷试水大豆蛋白纤维行业就能看出来。虽然目前这个行业在生产、制作甚至是销售方面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也会在这样的试一试中迎刃而解。
温家宝总理曾经赋诗《仰望星空》寄予全国青年学子以希望。对于新生的大豆蛋白纤维来说也如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今后大有可为。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仰望星空的前提是必须脚踏实地。
例如,就大豆蛋白纤维面料容易破损的质量问题。广大生产商、经销商就应该明确的向消费者表明。否则,消费者穿几天衣服破了自然也就引起了质量方面的投诉。质量方面的投诉增多,就会使本就举步维艰的大豆蛋白纤维产品雪上加霜。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善工艺,提高质量。据了解,山东某研究机构利用化纤和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已经得出了阶段性成果。这样看来,大豆蛋白纤维自身质量上的瑕疵也是有最终解决办法的。
另外,对任何一个产品的宣传是必须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俗话说,酒好也怕巷子深。但是过分夸大的宣传,甚至是虚假宣传本身就是一个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傻事。一个产品也罢,一个行业也罢如果在消费者心目中失去了诚信,很难想象这个行业下一步还如何生存和发展。
一种新纤维的诞生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事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还是我国享有全部知识产权的纤维发明。我们更应该格外珍稀和保护这样的纤维。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目前面对大豆蛋白纤维由于自身特性带来下游生产、加工上出现的质量瑕疵。行业内各相关企业,只能是寻求在科技上突破。全力创新、提升完善产品自身质量,尽快让价廉物美的大豆纤维产品进入市场,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办法总比问题多。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大前提下,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大豆蛋白纤维及其产品必将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内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它耀眼的光芒。
来源:中国纤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