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忽如一夜春风来,成都人发现,这条简陋的小巷街道两边肩挨肩地变成了一家家时装店,每家店门口都是两三层台阶,跨上去后就别有一番洞天。虽然时装店几乎都没有作任何装修,而且时装都是用竹衣架挂在商铺的墙上,更没有试衣间。但从当时的购物环境来说,已经比大多数百货商店将衣服叠起来卖强了很多,至少可以将衣服从衣架上取下来前后左右端详,以决定是否掏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开始要求试穿,看看上身效果。于是,店主便在角落里辟出一米见方的角落,用布帘一遮,便可穿上身试试大小。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科甲巷引领着成都最新的时装潮流,直到太平洋、王府井进驻春熙路和蜀都大道。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的高中同学会在望江楼公园举行。那时,女生最“洋盘”的打扮便是上身一件毛衣,配一条大摆裙子。坐在我旁边的女同学神秘地说,你看小秋的毛衣多漂亮啊,是在科甲巷买的。于是,我等女生齐刷刷地将羡慕的眼光投向小秋。
虽然同学们已多年未见面,但小秋出现的那一刹那,她身上那件淡黄色、胸前绣有漂亮玫瑰花、袖口和下摆都用本色毛线勾了花边的毛衣,着实让她在众多女同学面前有鹤立鸡群之感,一看就知道是高档货。吃饭的时候,我悄悄地问这位先富起来的同学,这漂亮毛衣多少钱一件,她迟疑了一下才说:“580。”天,好一个天文数字!想想自己为了买那件大红色的纯羊毛衫,虽然不到50元,可也让我攒了好几个月的钱啊。虽然这件羊毛衫让我赚足了同事羡慕的眼光,虚荣心得到极大地满足,可在科甲巷买件时髦的衣服,连零头都不够啊!
当时间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工资提升,我逛科甲巷的兴趣也渐渐大了一些,或许自己可以不仅仅当看客了。1991年秋的一个周日,和朋友蓉又到科甲巷闲逛。在一家卖套裙的时装店,一套薄呢面料、做工考究、浅驼色的套裙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当我试穿以后,惊叹于镜中的自己竟然像换了一个人,套裙大大提升了我的气质。镜中的我虽然谈不上雍容富贵,但至少算得上有品位吧!虽然老板娘和蓉都说这衣服就像是给我定做的,但我一听老板报出的4位数的价格,立马放下走人。
但这套裙装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第一次有了特别特别想拥有的感觉。不久,单位发了年终奖。于是,我又想到了科甲巷那套浅驼色套裙。几经斗争,我来到时装店,跟老板娘磨蹭了很久,一咬牙一跺脚,花980元买下了套裙。虽然时过境迁,套裙的长筒裙早已不再时髦,但那件裁剪得很合身的小翻领上衣,我时不时还会穿一下,因为面料是进口的,现在还很挺括。
如今,每每漫步于正科甲巷的春熙新馆和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名品名店,常常想起在科甲巷追逐时装潮流的乐趣。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