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88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其中纺织品出口额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服装出口额5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中国第一纺织网主编汪前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纺织品出口的增速高于市场预期,有着外需回暖等多重因素,但主要是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补充库存的需要,预计下半年的整体出口增速将低于上半年,全年表现为“前高后低”。
记者在第一纺织网的分项统计中发现,尽管上半年纺织业出口整体“飘红”,但是在来料加工的服装出口一项还是出现了同比9.83%的降幅。对此,汪前进认为,这一数字符合当前纺织服装出口的基本情况。
“来料加工属于纺织业出口的早期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广东一带,多为港澳企业,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利润源仅限于代工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工成本的提高,这种模式的出口已经逐渐萎缩,相关企业正慢慢转移到东南亚一些国家,这将成为一种趋势。”汪前进解释说。
国金证券的相关分析甚至认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全球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由中国逐渐转向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等国家的进程已经在2005年前后启动,而且不可逆转。
对于下半年的纺织品出口,汪前进认为,表面上看不利于出口的因素比较多,但最关键的是看这些因素将如何演变。“比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是不是会像预想中的那么严重,目前还不好说,只能说下半年不确定的因素将会增多。”
相比而言,出口企业对下半年的形势预计则不太乐观。不少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工资上涨等因素将使下半年的出口利润变得愈发微薄。上述国金证券的分析也指出,今年纺织原料价格的高企、劳动力成本的急剧飙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都将对下半年的纺织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生存压力的增大,提价已成为下半年纺织行业无法回避的话题。安徽鸿润集团的程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内销市场往往提前一年做好销售计划,因此公司在上半年没有提价,不过秋冬产品已经开始提价,但是实施提价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汪前进认为,目前国内市场的纺织品已经开始提价,但不具有全局性。出口方面,则很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一些大型企业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实力,提价相对容易;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如果不能提价,将面临亏损面扩大的风险。
来源:全球纺织网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