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3日,国内328级棉现货冲到18373元/吨的历史新高,而2月大约是15000元 /吨,短短几个月时间,涨幅超过20%。
香港服装贸易商王毅生在东莞等地有几十家合作的服装生产企业,他昨日表示,近几个月来经常遇到倒闭的服装厂,“很头痛,几乎所有服装加工厂每月都在涨价,我们所面临的不仅是成本增加的问题,还面临着交货期以及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些工厂因招不到工人或无法消化成本,就偷偷将我们的订单转给其他一些小厂生产。为了顺利向海外采购商交货,我们只能出高价来让工厂保证生产。”王毅生说。
据王毅生反映,今年来棉布等面料也在不断上涨,例如一件出口童装牛仔裤,仅面料加上加工费就要70 元~80元,去年仅为50元左右,虽然提价超过10%,以及压缩其他环节的成本,但现在也基本无利可赚甚至每件亏损几元,不得不放弃掉一部分订单,最近童装牛仔裤减产30%~40%,而羽绒服相对还有一定利润。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显示,6月服装出口532.3亿美元,增长16%,较前5个月(下同)增长2.9 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356.5亿美元,增长32.3%,增长2.6个百分点。尽管目前纺织服装出口依然呈现增长的势头,但叫好不叫座,订单持续增多并未让整个行业摆脱困境。据记者了解,东莞已经有不少小型服装工厂或歇业或倒闭。长三角的情况也不比珠三角乐观。
杭州市轻工工艺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棉织品部经理林岩昨日表示,现在订单依然很多,估计到今年10 月都可以保持出口增长,但在数据增长的背后,企业实际操作很苦,订单价格普遍不好,利润越来越薄,周围不少工厂已经陷入亏损的困境。
第一纺织网总裁、纺织业资深分析师汪前进说,今年上半年因纺织服装订单回暖,棉花供应商、棉纺厂赚得盆满钵满,半年来顺利地将不断上涨的棉花成本传导到下游服装企业身上,但估计下半年将难延续上半年的业绩。目前,有些服装企业尤其是出口型服装企业已到了承受成本上涨的极限,假如无法继续向海外采购商涨价,将陆续会有服装企业关闭或减产,这将波及上游企业,将成本压力倒推到上游企业身上。
“企业都期待新棉丰收,希望8月海外新棉以及9月国内新棉上市后,能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但目前还不好判断,”汪前进说,“企业还是应该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向采购商提价消化成本压力。”
环球市场集团总裁凌风说,一条同等质量的牛仔裤,国内出厂价是5美元,而在外国却可以卖到99美元,大约5倍的差价,大多数利润被海外采购商赚走。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中国企业要加入定价权的争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企业创造了这样的机会,中国可以抱团出击,形成群体品牌,通过创新性的网络销售模式和一站式的全程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制造直接面对消费者的M2C(Manufacturer to Consumer)模式,打破中国制造商过度依赖OEM贴牌生产的格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