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底,全球各国政要齐聚哥本哈根,为如何修补“伤痕累累”的地球寻求答案。会上,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50%”。这一承诺,让中国家纺业备感压力的同时,也开始寻求发展的新机遇。
瞄准“低碳”提升竞争力
今年3月,按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安排,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一行重点对安徽纺织产业集群地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家纺协会的领导发现,调研的纺织产业集群企业最关心的并不是时下大热的招工难问题,而是如何承接中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利用纺织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嫁接中西部地区先进的技术和产业资源的问题。而这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则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
“目前,沿海发达地区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在转移过程中已经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家纺协会名誉会长杨东辉认为,产业转移、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必推动低碳、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而在全球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时期,家纺产品研发、产业发展该走向何方,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珠三角民企投资低碳产业的资金已超百亿元,投资额首次超过传统产业。而作为纺织业三大终端之一的家纺业,依靠“低碳”打造全新竞争力也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4月中旬,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上,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提出,家纺业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发展循环、绿色、低碳经济,对推动行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兆华的说法得到诸多企业的赞同。嘉兴奥特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新认为,美国已于2009年6月通过法案,将在2020年征收“碳关税”,而欧盟地区国家也在征收“碳关税”方面蠢蠢欲动。从战略层面考虑,家纺业以“低碳”为方向,以构筑可持续发展体系为目标,走出一条优化发展的路子是必然趋势。
“低碳”要求调结构升技术
2010年,“调结构”这一政策对中国家纺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一直以来,中国家纺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包括人力、资金、资源和环境等)的比较优势,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创造了中国制造的神话。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在下降,但在低碳环保的大趋势下,再加上“调结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可能会抬高企业成本,进一步削弱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目前,对中国家纺企业来说意味着较大压力。
但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将激励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家纺企业“调结构”实际上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管理结构调整,二是家纺产品结构调整。前者关系着企业运营,后者关系着产品出路,两种结构都要调整,都要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才能互为补充,企业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可以看出,中国家纺经济已进入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时期,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方式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要以环保倒逼企业完善机制,促进结构调整和升级。保护环境必定要与经济增长并重,保护环境必定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家纺产业要可持续发展,也必将向着“低碳”的大方向,由内而外实现调整升级。 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