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已过清明,但北京的春天仍频现“倒春寒”,今年的春装怕是销售时间很短了。引用中国服装协会2010年前二月的行业运行概述:“春季迟来,市场初暖还寒;用工缺乏,春装上市推迟。”确实,因受天气影响,今年的春季姗姗来迟。1月份,春装市场尚未开启,冬装销售已陷滞纳,而服装销售竟然在2月的春节月陷入低谷。不仅统计局公布的衣着类消费增幅有所回落,大商场服装销售量更是同比下降了16.49%。
不管是卖羽绒服的还是卖时装的,不少身家过亿的服装企业家都曾慨叹自己是“靠天吃饭的服装农民”,而某些时运不济的更是苦笑着说“这一年只赚了一堆库存”。中国幅员辽阔,广大的市场本身也带来巨大的考验,比如身处南方的企业设计师不到北方根本无法体会寒冬棉衣的应有厚度,而季节变化、气温升降都直接左右着服装产品的市场销售。本来,时装业的快速时尚风潮就是对物流配送的一大挑战,而根据快速波动的气温组织精准对位的货源再发放到各地门店中,更是挑战的升级。“靠天吃饭”,模糊发货,只能如此了吗?
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谢青的话给了我们破解这一难题的参考。他在与设计师聊天时说起,在某些先行一步的品牌企业如海澜之家,其散布在全国各地的约3000家门店每家每天都要填写一个关于当地天气、气温、来店顾客穿衣状况的简单调查表,在当天下班时发回企业总部。这样,总部对于各地的天气情况都有掌控,对于各门店的具体发货安排也就有的放矢了。
只需一个简单的终端录入、传输和集成的信息化系统,企业不仅将发货控制在了最大精确值,更有了一年一年积累的天气资料,这对于来年的备货发货、指导生产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试想,即便花钱买气象分析报告,不也还得加入自己的产品配合才能产生使用价值吗?而对来店顾客穿衣状况的登记,更是独一无二的当地服装市场调查报告啊!
我把这一先行者举动称为“精细化管理”新动向,谢秘书长笑着说这是“精准化管理”。是啊,同样是“靠天吃饭”,科学管理的精度的提升,才可能让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以人和抓住天时。 来源:全球童装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