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中国一直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出口大国,但是在去年的一场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产业出口受到了严重打击,虽然国家调整方向扩大内需,出台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转向内销市场和国际大环境的缓慢好慢好转下纺织服装企业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但是,正在企业面对市场环境好转稍稍松口气时,却又面临着各种原材料涨价成本加大和节后一轮猛烈的“用工荒”下企业无奈增长工资来吸引招揽工人无疑又压缩了企业利润,而近期又被吵的沸沸扬扬的人民币升值更是让服装企业忧心重重。 种种迹象加上国际市场挤压中国纺织服装在内忧外患中如何发展是很多服装企业关注与担忧的问题。面对困难大型企业都艰难应对可想而知中小型服装企业所承受的压力会有多大,而中小型企业在这种境况下如何实现产业链转型来应对市场的变化似乎以成为急中之急,那么中小企业出口企业如果转型做内销,其中又面临哪些困难呢?
困难一:人员不足
要在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开始打拼,专业的人员必不可少。目前做内销的业务要比做出口时复杂得多,需要一个团队来分别处理各项事务,比如市场开发、物流、网络开发和维护、采购、产品策略制定和执行、融资和财务管理等等。而 零售业务,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消费者的需求就成了公司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这一点是最关键的,也是最令商家头疼的。做零售渠道的,市场风险实际上会非常大。因为企业的成败几乎完全是靠你对市场的判断,如果判断失误,就会很快失败。由于国内的销售市场比较分散,作为生产商不能直接掌握销售渠道,所以只能把货通过各地掌握了销售渠道的分销商销售出去。如果向内销转型的话,一定要有团队,这个团队还要适合国内商业规则。要有人跑才行。
困难二:资金不足
资金是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而对于那些习惯出口的中小企业来说,要转型做内销就面临着更大的资金缺口。外销的经营模式简单地概括为接单、采购、出货、收钱和付款,几乎是只要有去参展的资金就可以了,相对内销而言,出口企业占用资金周期较短。出口企业的资金可来自信用证贷款。一般一个订单到手,只要有购买原材料的资金就基本可以了。因为当货物办理出口手续,拿到齐全的单证,就可以到银行拿钱,再支付给工厂。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只要有第一笔启动资金就可以做外贸出口的生意。
然而内销却完全不同。在国内,除了个别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外,很多地方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批发网络,公司要把货卖给批发商,再通过他们的网络进入零售市场,而货款往往会被批发商压着,等货卖完才会支付。这种资金占用周期会比较长,而由于内销是全新尝试,要转型的出口企业就必须雇佣更多人员进行市场开拓、网络布局,所以也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以支付工资,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样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准备足够的资金用于内销的流转是个比较难的问题。
困难三:政策不足
出口与内销分别属于外贸和内贸的范畴,在这方面,国家的政策也略有不同。 做进出口时享的有一般纳税人的身份。而在改做内销后,由于有关政策的规定,不能在原有公司中直接从事内销,所以需要另外注册了一家公司,以从事内销经营,而如何公司只是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就算有进口,也不能抵税。 税收对小企业来说是很大的问题。在我国做出口不但不收增值税,还可以退税,尽管国家的退税政策时有变化,改做内销时,不但需要缴税,而且17%的增值税还不能抵扣。"由于过去我国政府一直鼓励出口的影响,许多政策对出口还是优惠的,但对于内销就没有这些优惠,特别是中小企业本身就没有太多鼓励政策,这让中小转型后的企业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所以,尽管现在中小企业转型是一个比较热闹和似乎是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途径,但是很多企业在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后却发现公司的内销业绩与以往做出口还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就造成了许多中小企业进退两难的境地,而目前我国一直在鼓励扩大内需来帮助企业,但由于以上四点的原因压制着中小企业的内销发展途径,所以企业转型仍需要中小企业不断的在摸索中前行。
困难四:信用不足
无论是做出口还是做内销,客户的信誉度都是企业要考虑的。国外的信用体系相对成熟,这让做出口的企业相对容易一些。然而内销市场却没有这般幸运。由于国内企业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在商业信用上往往缺乏保证,让一些企业对内销望而却步。 许多内销企业大概都有损失坏帐的经历,只是数额或多或少的问题。很多时候人家不给,企业也没办法。比如各地的批发商都没有任何担保,但作为生产商不得不把货给他,因为他们有渠道,不给他就没法进入市场,这种分散网络很难管理。一旦批发商跑了,企业根本没办法追款。特别是金额比较小的货款,就更不可能追索了,可能2、3万的货款还不够去追索的路费。对这种还没有发育好内销网络,出口型企业非常难适应。"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