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过去20年,中国家纺行业发展很快,从“无家纺”到提出“家纺”概念,再到清晰地理出“大家纺”概念。
近10年,中国家纺行业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中国家纺行业还只是走过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现在刚进入从有到好阶段。当然,行业中不乏拥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企业,但要整体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必须要有自己的时尚话语权,要通过某种方式,让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市场需求被更多地企业了解,影响全球供应链,带动产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
思路1 推出符合国内市场的趋势
业内人士将家纺业的现发展阶段比喻为“军阀混战时期”。
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体系混乱等都为家纺行业从有到好的转型设置了障碍。随着市场成熟度的加强,家纺企业“生产什么都能卖出去”的时代已结束,从2008下半年起,已出现家纺专卖店亏损的情况。家纺产品要想激起新的市场需求,必须转变产品开发思路,从单纯关注产品转变为关注消费者生活方式变化。
因此,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无论是自身还是整体的需要,无论是现实还是发展的需要,都迫切呼唤推出中国自己的流行趋势,而且是基于研究中国人自己生活方式而得出的。
事实上,国内外家用纺织品的消费和使用习惯有很大不同,包括更换频率、洗涤方式,家庭成员结构、居室环境等,如果不对这些进行深入调研,转向内销市场的成功机率便大打折扣。
中国家纺行业协会2年前为此专门成立了流行趋势研究室,2009年家纺行业首次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家纺行业流行趋势。这个前瞻性的中国家纺产品流行趋势,从生活方式导入,对色彩趋势、居室环境的潮流走势进行了解读,对家纺设计师和整个中国家纺行业都有着积极引导作用。
杨兆华称该举措意义重大。
因为,国内产品开发思路与国外有很大区别。国外产品开发是从研究生活方式开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生活方式,再提出产品概念,流行色系,产品的组织结构、功能、款式设计等。而中国企业产品开发,是从研究产品开始,先确立适当价位的产品,再按照价位去找原料,根据原料做出相应的花型、图案,最终形成产品。设计师自己都感觉到这种开发思路把自己逼入了“死胡同”。而从生活方式入手开发产品则有很宽的延展性,能为设计师提供广阔的设计空间。
思路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注重流行、时尚创新,是不是时尚度与国际合拍就意味着拥有时尚话语权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是老生常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容小觑,而我们的文化也具有越来越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世界家纺流行趋势经历着变革与融合,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世界家纺流行趋势从以欧美为绝对重心逐渐向多样化扩展。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风格,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国内的消费者也已跨越盲目追随外来的初级阶段,越来越关注本土文化。
本届家纺展将设立“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据悉,家纺展主办方拟以5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展示与中国家纺行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作为展会的一个全新亮点。据展会组委会透露,目前已有云锦、侗锦、蓝印花布、沈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确认参展。
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应用是这几年纺织行业的一个热点,从家纺之乡江苏南通建立家纺博物馆;到2008年柒牌联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发起,设立了“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再到今年7月下旬,爱慕将“中国蓝印花布展”搬进爱慕大厦爱仁美术馆……一系列事件反映出服装行业和家纺行业几乎同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中国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家纺设计取之不尽的创新源头。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也算是为中国家纺行业多年来倡导的家纺产品原创问题,找到又一条解决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给中国设计师带来原创灵感,推动中国家纺设计水平,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家纺产业升级,使中国家纺产业在产业链中获取微笑曲线高端价值。”杨兆华强调,家纺展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让家纺业界近距离感受家纺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其目的是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大山,走向国际,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
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真能实现商品化,还能很好地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区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留住当地农民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良性循环,能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
关于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副总裁周立如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借鉴传统的东西不能流于表面、直接拿来,而是要研究其背后蕴涵的深厚文化,以在爱慕展出的“蓝印花布展”为例,以前爱慕曾经直接将蓝印花布图案导入到产品设计中,设计并不十分理想,通过对蓝印花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从中能够发现更多的借鉴,却又不是直接的,比如那些具有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图案元素———以蝶恋花表达“爱慕”,这种文化层面的结合才是真正重要的。
另外,古人的蓝印花排版印制技术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面,古人首次用一种方式将本来繁复的手工加工过程实现了小批量量产,这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些,我们可能不能马上就转化为产品,但长久来看,对企业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
来源:中国服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