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蓝色的底、白色的花,这种素朴的棉布曾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曾经辉煌盛极一时,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逐渐走向衰弱,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蓝印花布又显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2009年7月25日,慧聪丝印特印网走进了北京爱慕大厦爱仁美术馆,对“中国蓝印花布展”作了现场报道,一道宁静清纯、具有深厚中国风韵的文化盛宴真切的呈现在了镜头面前。
淳朴素雅 美不胜收
走进爱仁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以“鲤鱼跳龙门”为题材的招贴画,大大的“中国蓝印花布展”清晰的依偎在它身边——古朴、素雅,一种美好的愿景涌上心间,带着好奇与暇想,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它身后更多的故事。
蓝印花布 国家级文化遗产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它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民间工艺,纯真而又朴素、鲜明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即刮浆防染的蓝印花布。明清之际刮浆染工艺由江南传到江北,影响了全国各地,民间艺人结合各地民风民情,创作各异其趣的纹样。1950年以前,蓝印花在东北称为“麻花布”,湖北称为“豆染布”,福建称为“型染”,山东等地因江苏是发源地而称为“苏印”。它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
婉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据展馆介绍资料所知,本次展出的作品大多制作于二十世纪初,收集山东、河北和长江流域各省,主要以生活用品和服饰为主要题裁,如:垂挂的门帘、窗帘、蚊帐;儿童的围涎、背心、童衣、开裆裤;妇女的对襟单衣、大襟衫、长裤、各式围裙;男人的领带、工作使用的小车被、摘棉花袋等。蓝白纹样之美的呈现,反映着当时百姓生活真正的面貌,在引导社会各界认识传统刮浆蓝染的素朴本质的同时,意在唤醒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拯救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蓝印花布童衣
麻婴儿床蚊帐
蓝印花布花纹的设计有两种,一种是连续性的,用于花布;一种是按实际用途来设计,大如门帘,小如围涎,都在工艺师巧手下呈现完整设计,件件美不胜收。
成熟的制作工艺
历来制造生产蓝白花布的方法共有四种,即蜡缬、夹缬、绞缬和灰缬。灰缬即以漏版刮浆法制作蓝印花布,由于使用的材料容易取得,制作过程简便,最重要的是可以量产销售,因此广泛流传,明清之际成为民间最主要的衣被装饰方法。以下是刮浆染的传统工艺过程:
(1)刻版:在刷过桐油的纸版上刻花。刻时刻刀需竖直,力求上下层花形一致。刻刀斜口单刀、双刀、圆口刀,版下垫一层不伤刀口的垫子,有助刻画自如。
刻版
(2)刮浆:将花版一头固定于桌面,坏布沾湿置于花版下面。黄豆粉加石灰作为防染浆,用水调和至黏稠适度,均匀刮于花版上。
刮浆
(3)揭版:自花版一角直立掀起,不可在坏布上拖拉,以免损坏花样的完整性。
揭版
(4)浆布:印有防染浆的坯布,要吊挂晾干才能入缸染色。
浆布
(5)染色:染缸调好颜色后,将浆布放入清水中略为浸泡,再平均地置入染缸约二十分钟。
染色
(6)显色:将布取出悬挂、透,风,不断挑动布面,使全部氧化均匀,以达到显色目的。染色和显色可依色泽深浅要求,重复多次。
显色
(7)刮白:出缸布晒干后灰碱偏重,先泡酸水固色,清洗后摊平布面,以菜刀斜倾四十五度,用力适中地刮去灰浆。
刮白
(8)完成:刮去灰浆的布清洗二至三次,将残留布面的灰浆和浮色去除干净,挂上晾晒架。蓝白花布随风飘动,十分壮观。
完成
最近十年来,几乎消失的这项传统手艺,在环保、健康和个性创意产品的追求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此时,再次认识传统制作过程,产业界、设计界共同思考改进与应用的可能性,实是深具意义的。
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
蓝印花布题材广泛,形式和内容丰富,多达百余品种。放眼今日社会,一些蕴含吉祥寓意的内容己成为现代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积累的吉祥图十分丰厚,表达美意的诸多元素,如:福、禄、寿、喜、财、子、吉、安、爱、和、养、全都是人们普遍的愿望。
在创作的过程中,艺人们巧妙应用了大胆而夸张的手法,以意写实,描绘大众所喜爱的喜祥如意的意境,创造出许多淳朴稚拙、丰富多彩的花草树木等形象,演绎着“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梅妻鹤子”等民间神话故事。
福:人人喜欢福,希望得到福;常用谐音的方法,画上蝙蝠来表达福。如铜钱的钱孔也称眼,“钱”与“前”谐音,铜钱和蝙蝠组画时,寓意“福到眼前”。
福到眼前
禄:即俸禄,我国自隋唐以来以科举老试取仕,由读书做官到高官厚禄成为一条“仕途”,五子登科、状元及第等都与“禄”有关。
平升三级
戟为古代瓷器,谐音“级”和“吉”,“瓶”谐音“平”,瓶中插三枝戟代表“平升三级”,是高官、厚禄的象征。
寿:从古以来,历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平民百姓期望高寿。松为长青之树,鹤为长寿之禽,松鹤长青、松鹤同春、鹤鹿常青等,皆是祝贺老人寿的常用图案。
鹤鹿长青
喜:喜鹊、古钱。古钱,古时用龟甲、齿贝当货币。商周以后,改用金属铸钱。有金、银、铜等,铜质货币俗称铜钱。喜鹊取一“喜”字、钱与“前”同音,“喜在眼前”,喜事就在当前。又有喜鹊、梅花的组合,“梅”与“眉”谐音,称为“喜鹊登梅”“喜上眉梢”。
喜上眉梢
财:财富是普遍的祈愿,在各类民间美术品中表现丰富。代表财富的基本元素是铜钱,聚宝盆里生出铜钱和元宝,摇钱树挂满一串串铜钱,凡有财神之处都有铜钱,画面充满招财进宝的吉庆气氛。
刘海戏金蟾
刘海为五代时道士,民间长期流传“刘海撒金钱”的故事和“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俗语,因此刘海和金蟾成为财富的象征,常见的刘海形象是蓬头赤脚的童子,手持串有金钱的绳索,逗引三足蟾。
子:家族兴旺,子孙贤德是人生最大掀慰,多子的石榴、瓜瓞、葫芦都蕴含生殖繁衍的期望。麒麟是古代的神兽,与龙、凤、龟并称“四灵”,是仁慈和吉祥的象征。
麒麟送子
对平民百姓而言,麒麟是送子的神灵。传说孔子出生时,麒麟送来玉书,上书“素王”,即圣人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这“麒麟儿”之说影响深远,家家户户都想得到以麒麟为瑞应的孩子。“麒麟送子”意在祈求、祝颂早生贵子;常见的画面是一童子骑在麒麟背上,从天而降;若童子手中还持一莲花,更添“连生贵子”之意。
吉: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磬是古老的乐器,外形呈三角。“磬”与“庆”谐音,象征好运气;“鱼”谐音“余”,象征年年有余。“吉庆有余”图案在被面上使用数量最多,广泛流传各地。
吉庆有余
民间舞狮是节庆的时候不可或缺的游艺活动,也是吉祥图里“狮子滚绣球”的依据。狮子形象化刚为柔,既保持其威武,又是笑眯眯地与人同庆;“狮”谐音“师”,大狮、小狮寓意太师少保的官阶,更加仕途开官之贺。
安:国泰民安、岁岁平安、安和乐利的社会根基于和谐的家庭和稳定的个人。花瓶是器物,有大有小,形状和质地各异。它既是装饰品又是吉祥物,因“瓶”与“平”同音,符合人们祈求平安、安定的心理。“平安如意”常绘插着如意的花瓶;“平安五福自天来”是五只蝙蝠围绕花瓶飞舞。四季平安,富贵平安、竹报平安、太平有象等,都是以花瓶组合其他花草、吉祥物,表达人们的祈愿。
四季平安
爱:情爱的追求是人生最为动人的篇章,也是历久弥新的话题,吉祥画里有许多婉转、含蓄而美好的表达。最美丽的昆虫莫过于蝴蝶,春天它在花丛中飞舞,仿佛数不尽的活动花儿。
蝶恋花
蝴蝶与花组合成“蝶恋花”,象征情意缠绵。此力案在蓝印花布里表现多样,蝴蝶千姿百态,无论作为中央主图或角边图形都十分适合。
和:中国人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悟出“和为贵”的道理。俗话也说: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人际关系的和谐,其实是个人、家庭和社会一致的目标。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梅在冬末冒寒开放,是“报春花”;兰被喻为“花中君子”;竹则挺拔,具有蓬勃向上的气质;菊有西风不落的傲骨。以四君子的谦谦之风,祝愿一年四季和谐、圆满。
六合同春
“六合同春”以鹿音“六”,鹤音“合”,并列“同春”,正是东、西、南、北、上、下,全方位、全生态的大和谐。
养:人生不论读书、工作、恋爱、交友和同住、旅和、娱乐、休闲,都会遇到是否成功顺利的各种状况。如果个人多培养自己的嗜好,修养情绪和心性,社会家庭必然更为和谐。
梅妻鹤子
“梅妻鹤子”的佳话出自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传说他隐居杭州孤山,修身养性,以植梅养鹤为乐,写出了“疏景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堪称千古绝唱。今人大隐隐于世,只能假日游山玩水,藉接触自然,让“湖光山色”来调剂身心了。
全:吉祥美意,不一而足;人们期望多项吉福降临,也祝愿亲友十全十美。
五福捧寿
佛手的“佛”谐音“福”,予人多福;桃是仙桃,象征长寿;“鱼”谐音“余”,意年年有余。双寿、双福、双余寓意全吉祥。民间五福是指:一长寿、二富贵、三健康、四品德、五善终。五福中以寿为先,有福有寿才是如意人生。“五福捧寿”是典型的传统符号,题意清晰,构图饱满,民间应用十分普遍。
弘扬传统文化 推动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经济生活明显改善,久违了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又出现在国内市场,受到国人的喜欢。但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国营、集体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印染厂相继解体,民间蓝印花布私人作坊又不断出现,生产规模已不如以前。
据初步调查,目前蓝印花布生产状况为:南通地区蓝印花布作坊有9家,蓝印花布艺术馆1个,从业人100多人;浙江地区先后恢复了3家;湖南地区(包括夹染在内)有蓝染作坊2家;湖北有2家;台湾地区由台湾手工艺研究所马芬妹女士牵头负责,恢复蓝染并计划开发蓝印花布产品。山东平邑县城四村侯钦忠家六代祖传蓝印花布染坊,至1958年停业,2005年来南通考察准备恢复生产蓝印花布,但苦于无销售渠道,也在等待观望之中。
中国蓝印花布的发展正面临着困难时期,民间印染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处于青黄不接阶段,蓝印花布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历史上流传时间之长,普及面之大,影响之深,是其它染织艺术无法相比的。今天我们对蓝印花布的研究,就是为了继承和弘扬蓝印花布艺术。
我们应当把一大批散落在民间并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蓝印花布图案及其工艺流程保存下来,加以整理、出版;通过创办蓝印花布专业博物馆,来展示这一古老而又奇特的染织艺术,并不断研制和开发新品,为国内外蓝印花布爱好者提供学习、欣赏、研究和购物的一体化服务,从而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达到振兴产业的目的。笔者认为这些才是举办蓝印花布展的真正意义所在。
蓝印花布典故分享:
在民间这种神秘靛蓝灰酒发酵印染法,流传很多有趣的故事:传说民间有一对青年夫妻,因受哥嫂的欺压逃出家乡,在一个芦荡里搭起了草房遮风避雨,并就地种粮糊口,日子过得很艰苦。一天他俩在田里干活,忽然走来两个衣裳破旧的人,一个眉粗眼大,持着个破烂袋,一个是面目清秀,腰里挂着个宝葫芦,开口就要讨饭吃。这对夫妻二话没说把准备自己吃的两只黄面笼糕给了他们,自己饿着肚子。这俩人高兴地边吃边唱:“我有一棵草,染衣蓝如宝,穿得化化烂,颜色依然好。”边走边撒下许多小草。
冬去春来,这里长满了许多草,锄也锄不掉,夫妻俩觉得奇怪,丈夫忽然想起这草是去年那两个人撒下的,听他们唱着说,可以染色,然后夫妻俩割下草,沤在两只大缸里,第二天缸中水变蓝了,但染不上色,心想这下可上了当。没过几天,晚上刮起了大风,刚睡下,门外有人敲门,说要借一宿。这对夫妻便起床开门点上油灯一看,是去年讨饭的,看他们可怜就把客人留下来,安排他们睡在大缸上并铺了玉米秕子和稻草,用刷墙多余的一袋石灰粉垫在草下做枕头。小夫妻安排好,准备去睡觉。客人说今天我讨了点菜,另一个说我葫芦里还有点酒,咱们一起喝,说着就拿起酒喝上了,说来也怪,葫芦里有倒不尽的酒,一会儿大家都喝醉了。半夜里他们酒性发作,把吃的酒菜都吐进缸里,并把当枕头的石灰袋也滑到缸中,早晨两个人用木棍一搅,挟起破袋和葫芦就跑了。
第二天一早,夫妻俩发现缸水变黄了觉得奇怪,便把白布浸在缸里试染,拿出后很快布由黄变成蓝色。丈夫便追上那两人,问了个明白,他们说这种草名叫蓝草,加上适量的石灰和酒就能染色。从此夫妻俩就开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大。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那两个人是染仙——梅福和葛洪,他们专教穷人染色,使各地的老百姓穿上色牢、美丽的青蓝布衣。梅、葛两仙发明的用灰酒发酵使蓝靛还原的方法,在各地广为传授,后人便将梅、葛二位师傅尊为染布的祖师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染坊内都挂上梅、葛二仙纸祃。
每逢年三十每家染坊都要祭祀梅、葛二仙,祭祀时除放上梅葛二仙纸祃外,还要放上观音、财神、家堂的板印纸码及酒菜等,供奉结束后祭品一起烧化,染坊内的师傅及帮手聚集一起开怀畅饮,祝福“染布缸神”常伴。在湖南、湖北地区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和十月二十二日染坊内都要祭祀梅、葛仙翁,祈求“染仙”保佑,来年染出的布品质好、色度牢,故旧时的民间染坊常见墙壁上贴有“缸水调和”、“缸中出金”等吉祥词幅。这是因为四季气候不同,蓝靛、灰酒的稳定性差,按传统配方下料,未必能使土靛顺利还原,染坊师傅靠的是祖辈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根据不同状况调整缸中灰酒的比例,使每天染色达到最佳效果。据史料记载:梅福是西汉末年人,他曾任南昌尉(旧称洪都),祭祀牌位上称“汉洪都尉”。他是安徽寿春人,后弃官求仙,也称“寿春真人”。葛洪是晋时人,因有战功,被封为“关内侯”,所以祭祀牌位上称“晋关内侯葛”,他是有名的道士和炼丹家。这两位被后人奉为染布作坊“染布缸神”。明清以来,江苏南通、苏州等地染坊同业公所,在梅葛诞辰日祭祀拜寿。梅、葛二仙的故事虽然只是传说,但也揭示出靛蓝染色化学反应的科学规律。
来源:慧聪丝印特印网 作者: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