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五、撤粘剂
欲降低油墨的粘性而不损害其身骨,则不能采取在油墨中加入液状的油墨油和六号调墨油来解决。
撤粘剂就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设计的一个助剂。它的组成主要是铝盐及亚麻油,低粘度的醇酸树脂,高沸点的石蜡油等。将铝盐分散在这些液状物中,使之成胶后就成了一种具有一定稠度(身骨)而没有粘性(度)的助剂了。
铝盐在热时溶解,冷时成胶状,这与它们的极性有关。
早期用作撤粘剂的铝盐,以硬脂酸铝为多,这是由硬脂酸钠皂和可溶性金属盐反应而成的。
由于铝是三价的,它可形成单,双、三硬脂酸盐(这取决于脂肪酸基团的数量),因而可以说它的真实结构仍不是十分清楚的。有人认为铝原子上最多附着不会超过两个脂肪酸基团,故只能形成单或双皂。
根据分析,可推论它是共排复合物,并提出了一种假定结构,在这种假定结构中,铝显出了六度共排,分子通过A1-O四面体与脂肪酸链的侧面相连。
通过电子显微镜对溶液性质的研究证明,铝盐在甲苯、石油等溶剂中可形成凝聚体或胶束。这些胶束成杆状或纤维状,它们与极性金属原子为共轴,而垂直于非极性的脂肪酸键。
铝盐与甲苯共热时,形成胶体溶液,起初粘度增加很少,至形成胶体时,粘度才急剧上升,而继续升温时,粘度则又下降。第一次粘度的增加,可认为是脂肪酸链的搅拌作用,温度破坏了弱的非极性键,使它们一起在胶束中形成胶体结构。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或在保温条件下)时粘度下降,这是由于在金属原子间的强极性键被破坏之故,这就破坏了胶束。
溶液冷却后能形成各种不同的结构,这取决于冷却比例,胶体的性质和成胶温度,以及所用的溶剂,等等。
硬脂酸铝的胶体力,取决于制造条件,如pH值,温度、沉淀时的搅拌比例,冲洗水的纯度以及干燥条件等,但主要取决于硬酯酸含量,胶体力大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见下表。
胶性和稳定性亦取决于脂肪酸的种类,如想使胶体稳定,则可以少量二聚亚(麻)油酸或其它脂肪酸替代硬脂酸即可。
单溶剂的聚酰胺树脂也可作为撤粘剂,可惜它也有硬脂酸盐同样的缺点,即当它们应用于油墨中时,由于在墨斗中转动,印刷机辊子的摩擦,以及在热固工艺中得到热量时,对它的身骨无法控制。
八碳酸(见干燥剂)的铝盐比起硬脂酸铝来,则有了根本的改进。由于八碳酸铝中脂肪酸碳链短,分子量小,故相对地说其铝含量比硬脂酸铝高。因此其结膜干燥快、抗水性好。
八碳酸铝虽然熔点高,而成胶温度却比较低,这对生产工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更由于其无味,成胶性好,胶体也比较稳定,故已有大量取代硬脂酸铝制造成胶剂的趋势。
有机铝盐的发展是惊人的,近来市场上出现的异丙氧(基)铝、三仲丁氧(基)铝、异丙氧(基)硬脂酸乙酰乙酰整合铝等等,都是一些新型的成胶剂。它们大多属于烷氧基铝类,烷氧基铝类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它可与电子给予体作用,也能同水,醇、酸,酮等带有羟基或羧基的物质反应。
比较新的有机金属铝化合物大致有两个范畴即:(1)醇化铝(Aluminum alcoholate)类,例如异丙醇铝(异丙氧基铝,AIPD-aluminum isopropylate),单仲-丁氧基二异丙氧基铝(AMD-monosec-hutoxy aluminum diisopropylate),仲丁氧基铝(ASBD-aluminumsec-butylate)。(2)螯合铝(Aluminum chelate compound)类,例如乙酰乙酸乙酯二异丙氧基铝(ALCH-ethylacetoacetate aluminum diisopropylate),三乙酰乙酸乙酯铝(ALCH-TR-aluminum tris(ethylaceto acetate)。
烷氧基铝的通式为A1(OR)3,它与醇反应生成醇化物,通常是以三或四聚体存在,故在制备醇铝时,必须及时进行稳定化处,以防止自聚。
铝是第三族元素,铝原子有着强烈的充满3d轨道的倾向,能与阴离子或具有电子给予体性质的中性分子结合,生成各种配位络合物。铝的化合物也具有比较强的反应性,例如:
醇铝的水解:
Al(OR)3+H2O→A1(OR)2(OH)+H2O→A1(OH)3。
醇基的交换性:
A1(OR)3十3R′OH≒A1(OR′)3+3ROH。
与脂肪酸反应:
Al(OR)3+R′-COOH→A1—OR+ROH
醇铝的烯醇化作用:
醇铝能与形成螯形结构的互变异构化合物(如羟基酮,羟基醛,酮酸及其酯等)作用而成为比较稳定的化合物。
有机金属铝化合物还可用于油墨连结料的增稠以及油墨用树脂的改性。
ALCH极易与油墨连结料中的羧基和羟基反应而形成羧酸铝,形成交链而增加连结料的粘度。
它还具有增加光泽,改进颜料的润湿性能,降低表面粘性,也可使油墨改性而提高印刷速度等。
这些铝盐已被广泛地用作成胶剂方面。其它如硬脂酸硅一硅胶(Aerogel)等也可用作撤粘剂的材料。
六、稀释剂
稀释剂的作用有两点,一是降低油墨的粘性。二是使油墨变稀,从而增加流动性能。
如果油墨又稠又粘,则可以用稀释剂来解决,对稀而粘的油墨,还是用撤粘剂比较好。
实际上,印刷工业中长期使用的六号调墨油,它本身就是起稀释作用的。
稀释剂都是液状溶剂类的物质。胶、铅印油墨中使用的稀释剂,大多是油墨油、石蜡烃以及沸点在250—300℃左右的矿物油类。照相凹版印刷、罩光以及辊涂工艺中用的稀释剂则大多是苯、醇、酯、酮等类溶剂。
七、防(粘)脏剂
也叫防蹭脏剂,在英文中为了区别于胶印Offset,故有时防蹭脏剂用Set-off lnk Compound来表示。这是指防止印刷时印品上的油墨蹭脏粘污到另一张印品背面上的助剂。当然,它也可以防止成堆的印品粘结在一起的弊病。
这类物质大多是谷类淀粉,以及一些天然的悬浮型物质。二氧化硅也已广泛采用。
这些粉状物也可加于油墨中一起分散轧细。但是淀粉的亲水性及其与油类的不亲和性,使油墨的印刷性能大为降低,有“成堆”的倾向,或在辊子上、印版上,橡皮布上堆积成团,填塞网孔等弊病,故应加注意。
印刷工业大多采用喷雾法工艺来解决蹭脏之弊,例如在印刷后(1)喷粉(淀粉,沉淀碳酸钙,由硝酸钙和碳酸铵反应而成的方解石,细颗粒的蜡、二氧化硅等),对这些粉子的要求是细——一般约在15—40微米之间,吸湿性小,中性,无摩擦性,不能影响下工序一套印、罩光等,(2)喷液体,喷所谓快固连结料(Fast-Setting Vehicle),这类由一相是固体,另一相是液体组成的连结料,印到纸上后,立即被纸张有选择地吸收,溶剂部分立即与粘的组分发生关系而与颜料一起形成防蹭脏性。这类液体的组成甚多。喷液状防蹭脏剂的缺点是易于污染空气及机器,使操作者感到不适,对—些高级有光纸也不适应,因为它会破坏这些纸张的光泽。
近年来,油墨工业虽然发展了不少快固型油墨,但印品的蹭脏问题仍未在较广泛的范畴内解决。因而防蹭脏剂仍在应用,它的研究也仍在进行。
近来发展的防蹭脏助剂,其原理是:它由不可混溶的材料组成,印刷后,助剂可浮在油墨层表面形成一层不可逆的“垫子”,从而减少印品的蹭脏性。
油墨中加入这种助剂,其用量为2—5%时,效果是比较好的。
来源:网络 发布人: 中国环保油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