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印花网 CCEDPW.COM 版权所有
E-mail:YONG_JIA@126.com
Copyright©2003- ccedp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
近年来,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通过门店升级、场景焕新、服务补位、数字赋能等多维度创新举措,正在实现面料从原先“堆着卖”“挂着卖”到如今制成成衣“穿着卖”的场景升级,为柯桥的轻纺市场注入了持续动能,并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门店升级引客来
在轻纺城的迭代进程中,门店作为直面客户的“第一窗口”,率先开启升级变革,以个性化场景设计打破传统面料销售的刻板印象,成为商户引流增收的关键抓手。
走进轻纺城联合市场四楼,“剑桥纺织”门店在楼层里非常吸睛:嵌在墙面上的“剑桥纺织”发光招牌,十分醒目;店门口,超过半身高的银色太空兔和宇航员摆件自带潮玩属性和科技感,错落有致的绿植点缀其中,令人忍不住驻足停留。
走入店里,软装搭配和灯光设计格调满满,既彰显面料展示的专业性,又传递出轻松惬意的交流氛围:展架上的羽绒服色彩鲜活、款式多样,面料质感在柔和的灯光下清晰可见;展厅中间,墨绿色沙发搭配简约茶几,构成一处舒适的休憩洽谈区;展厅后方的专业摄影设备摆放整齐,随时可记录面料与成衣的细节之美。
“我们店做的是羽绒服面料。从2019年开始,我关注起面料展陈,将羽绒服面料制成各类羽绒服后,挂在店内。这个门店是2023年新打造的,店内外所有布局都是我设计的,就是想让客户看了就有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冲动。有了这个场景,我还尝试着在‘小红书’上做自家面料的推广。”“剑桥纺织”负责人陈贤文告诉记者,精心的策划改造实现了成功“引流”,如今客户群已覆盖广东、湖北、江苏等多省,销售额逐年增长。
“剑桥纺织”的转型并非个例。中国轻纺城自1988年在柯桥落地、1992年更名“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家“国字号”专业市场以来,传统市场区已形成约2.8万间门市的规模。
近年来,面对市场竞争,部分门市率先突破传统物理空间局限: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市场分公司积极引导商户打造个性化展示与洽谈区,通过“讲好产品故事”增强吸引力,更引入意大利、法国设计师为面料商定制样衣,让原本“挂着卖”的面料以更直观灵动的形态呈现,直接带动商户营业额增长。正如东市场分公司总经理孟伟东所言:“新形势下,产品展陈的竞争力直接影响经营效益。”
产业联动加速度
在门店升级的浪潮下,“需求”与“服务”的错配逐渐显现,带动了装修服务的创新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往传统市场区的一些商铺存在空间设计同质化、品牌辨识度低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区的不少装修公司在面料展示空间规划、工装工艺落地等方面经验不足,使得商户在门店升级改造中不得不依赖外地装修设计公司,“门店升级需求”与“本地装修服务”间存在一定缺口。今年7月,“装修管家”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纳入新职业后,为两个行业实现共赢提供了机遇。
位于齐贤街道的顽石造室工作室早早嗅到这一商机,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在不断涌现的店面升级的浪潮中,“顽石造室”负责人成锦敏锐地捕捉到发展机遇。农历新年期间,“顽石造室”团队连轴转,高效完成10多家轻纺城商户的店面改造,从面料肌理、色彩的展示优化,到品牌调性与店主个人风格的空间融合,均精准落地,不仅为商户引流及增收提供了服务保障,也为自身业务拓展积累了经验和口碑。
“作为本地公司,我们能更快速到达现场、勘察场地,深度倾听每一位商户的真实需求,最终打造出一个能帮面料‘讲故事’的空间。”成锦说。
轻纺城的千亿级产业与本地服务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产业实力越强,对专业服务的需求越迫切,服务水平越优,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越有力。通过长期的良性循环,会让两者深度绑定,形成共生共荣的新生态。
柯桥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去,我们会精准摸清轻纺城迭代发展中的真实需求,再以‘装修管家’这类职业为切入点跟进对接——比如装修管家帮商户打造凸显品牌特色的门店,带动营收增长,商户对装修品质、服务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倒逼本地服务从‘基础配套’向‘优质定制’升级。”
直播订单待破题
随着门店升级与数字化场景搭建,如何将“线上展厅”转化为“订单增量”,成为轻纺产业升级的新课题。当前,部分商户的直播营销仍面临“精准度不足”“运营能力欠缺”的困境,而政府、学校与行业的多方联动正为破题提供新思路。
记者从浙江开放大学柯桥学院了解到,学院开设的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包含直播、运营、带货等课程,每年培训300余人次,不少优秀学员已经通过这些课程掌握了“流量密码”。
但也有经营户仍在寻找“门道”。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商户依赖第三方平台通用流量池,但受众多为普通消费者,难以触达服装品牌厂商、跨境采购商等目标客群;同时,部分商户缺乏讲解面料透气性、色牢度等专业属性的能力,也不懂流量运营、客户留存与订单促成技巧,导致“流量”难以转化为实际收益。
对此,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副教授屠萍萍认为:“做直播,一要精准对齐目标客户群体,二要精准触达客户核心需求,这样直播‘流量’才能转化为订单‘增量’。”同时,她还建议政府或行业协会协力,联合第三方平台深化打造“轻纺专区”,定向导入服装品牌厂商、跨境采购商等客群。
下一步,柯桥区人社部门也将进一步发力:一方面把新职业“装修管家”列入专项培训计划,提升从业者专业能力以匹配产业升级需求;另一方面,联合高校、行业协会、纺织专家与直播运营团队,在更大范围开设“面料讲解+运营实操”短训课,让数字化营销更好成为轻纺产业的“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