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网观察】色牢度 、缩水率及有害残留物是目前影响我国服装出口所面临的三大质量问题。而天然纤维的物理及化学特性使得这三大质量问题在服用穿着时显得尤为突出。人们在选购天然纤维面料时首先要担心缩水可能导致的衣服变窄变小问题,其次会担心深色衣服的褪色脱色问题,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害残留物这一隐形杀手也使各贸易机构近年来加强了检测手段。市场对天然纤维服装的内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档次,服装企业在改善染整工艺时,一定要注重染色带来的色牢度问题。
1、色牢度测试的实用性及重要性
人们对纺织品色牢度的普遍关注,不仅是因为色牢度差的纺织品易褪色、沾污其他织物,而是近来的研究表明,由于织物色牢度差,人体通过摩擦、出汗等形式使染料溶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染料分子进人人体后,会在人体酶的作用下分解、还原成有害成分,形成如致癌芳香胺等化学物质危害于人。
随着高档服装出口越来越多,外商对服装的外观及内在质量要求亦越来越高,色牢度几乎是所有类型服装必须考核的项目。近来,除了常规的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外,对服装耐光色牢度进行规定的外销合同逐渐增多。而普通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已从耐穿转变为舒适、漂亮,而对色彩的要求则是常穿常新,所以近年对日晒气候色牢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适应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下达了制定(纺织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标准的计划。本标准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2001年12月3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产品允许在市场上销售,直到2003年12月31日止。本标准实施后,其它相关产品标准中对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与本标准不一致者,应以本标准为准。(纺织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的实施,对纺织印染企业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企业必须认真细致地分析影响色牢度的各种因素,改进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2、现有色牢度测试标准及手段
所谓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等等)作用下的褪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染料在服装材料上所受外界因素作用的方式不同,就有各种相应的染色牢度,例如日晒、皂洗、气候、氯漂、摩擦、汗渍、熨烫等,它们都有相应的色牢度。服装材料的用途不同或加工过程不同,它们的牢度要求也不一样。
染色牢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染料的化学结构,此外,还取决于染料在纤维上的状态,以及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情况等。为了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参照服装的服用情况,国家制定有一套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在实际生产中作为标准实施。当然,服装材料的实际服用情况比较复杂,这些方法只是一种近似的模拟。
下表是实验室常用的染色牢度测试内容及相应的标准:
因织物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受的条件差别很大,要求各不相同,故现行的试验方法大部分都是按作用的环境及条件进行模拟试验或综合试验,所以染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内容相当广泛。但纵观国际标准组织(ISO)、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AATCC)、日本(JIS )、英国(BS)等诸多标准,最常用的还是耐洗、耐光、耐摩擦及耐汗渍、耐熨烫、耐气候等项。
3、我国现有染色牢度测试标准与欧美的比较
我国的纺织产品标准化工作是伴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标准按使用的原料、应用的工艺条件能够达到的质量水平制定。从某种角度讲,它是一种指导厂家进行生产的生产型标准。
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标准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来确定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而不考虑产品的原料成份和工艺差别,从而使考核的指标更接近实际应用。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对色牢度指标提出了强制检测的要求。如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Oko-TexStandard100"把色牢度列为安全项目,实行强制性检测,明确规定了具体的技术要求。美国ASTM标准也对色牢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fFC36已经将“制定纺织产品的性能规格时不考虑其制造方法”写人了其发展战略中,我国加人WTO后,在标准上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纺织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也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的,标准按照最终用途将纺织品分成三类:A类为婴幼儿用品,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并规定了各类产品的色牢度的具体考核指标。《纺织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将色牢度列为考核指标既是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也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来源: 印染在线
该文章暂时没有任何补充内容!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